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我国其他酒制造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2019-12-02 12:41:03

第一节 2006年我国其他酒制造 行业 发展基本情况

一、我国其他酒制造 行业 发展现状 分析

1、2006年果酒与枸杞酒 行业 发展规律

以“宁夏红”枸杞酒为先锋的果酒这几年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以枸杞酒为代理的果酒大有成为酒类第五极之势。但是,实际市场效果却有点让人失望:空有知名度,销售量规模并不让人满意。

1)犯了“业内热,业外冷”的错误

枸杞酒企业也象其它类型产品企业一样,在食品 行业 内,从各生产厂家、专业媒体到经销商均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大家对企业、产品和策划甚为了解,但消费者仍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 行业 内热情很高,但消费者却反应冷淡。

2)犯了“空中热,地面冷”的错误

在央视投入广告是许多有点资金实力企业和著名策划人的首要选择,以广告砸开市场、通过央视广告提高产品形象成为他们的“金科玉律”,地面基础工作由于其繁杂程度高、控制要求高、操作针对要求高等而受到漠视。结果是广告将企业后劲打光,地面仍然虚弱的空架子一个。

3)犯了“生产热,营销冷”的错误

很多食品企业喜欢强调其生产的高科技含量,也舍得在在科研上大胆吸引人才,但一到营销人才的吸引上,要么迷信脱离市场操作实际多年,仅靠一段时间“市场调查”的策划大腕,要么由于对自己管理信心不足而看似对人才需求急切,实际上疑神疑鬼,从而出现生产科研上热热闹闹,营销上却冷冷清清的情况。

4)整个 行业 在策划上出现了方向性错误

以枸杞酒为例,枸杞酒这个几乎可能与来自于西方的葡萄酒相提并论的产品,却缺少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没有特殊场合的要求,只是当作一个普通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健康果酒”一统了之。

虽然所有的企业都在宣传枸杞酒是“健康果酒”,但在宣传品中仍然强调其保健功能,想完全突破其壮阳功能又于心不甘,也始终没有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大家都希望枸杞酒能够象白酒一样大众化,可惜饮用最多的还是中老年人。

苹果酒和枸杞酒应当是果酒的两个龙头,前者具有有营养功能,后者具有营养、保健(滋补)功能。
果酒既有高档品,如利口酒、水果白兰地,也有普通大众化产品,如水果白酒。前者面对的高端市场,后者则完全可以大众化,而与普通白酒展开直接竞争。

果酒不能被所谓的低度酒所迷惑,如果生产针对女士的果酒,可以采用低度酒,但是针对男士的果酒,就要象做粮食白酒一样来做果酒。

2、2006年白兰地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76.5%

白兰地是以葡萄为原料,经发酵、蒸馏、橡木桶贮存陈酿、调配而成的葡萄蒸馏酒。白兰地是世界四大名酒之一,其色泽优雅悦目,口味甘冽、绵延,具有细腻的葡萄果香,纯厚的酒香和浓郁的橡木香,颇受消费者喜爱。

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白兰地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天津、山东、上海、福建、广东等5个省、直辖市24家企业生产及经销的34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6.5%。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感官不合格

感官是对白兰地产品的综合评价,本次抽查中有部分产品感官不符合标准规定。感官不合格的产品存在香气口感不纯正、酒体淡薄、不具备典型风格等缺陷。

2)部分理化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

酒精度是白兰地产品的最基本的理化指标,而非酒精挥发物总量是指挥发酸、酯类、醛类、糠醛和高级醇的总和,在白兰地理化检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以上这五种成分都与白兰地的品质有着直接的联系。一般来说,非酒精挥发物成分的含量与陈酿时间也有一定的关系,白兰地在贮存陈酿的过程中,萃取橡木桶中的许多香气成分,包括一些酯类、醛类等,并且使得各种成分相互协调和融合,形成白兰地的特征香气。抽查中有部分产品理化指标酒精度和非酒精挥发物总量不合格。

二、我国其他酒制造 行业 市场特点 分析

1、果酒“产热销冷”

果酒作为酒类中的一个特色酒种,其地位一直比较尴尬。

4年前,随着宁夏枸杞类果酒的成功崛起,国内的果酒市场似乎理应迈入发展的快车道。事实上,通过在已有基础上的发展,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宁夏这些水果资源得天独厚的区域,已有上百家规模不一的企业进入到了市场竞争当中。

甚至在白酒酿造业占据主要地位的四川,继五粮液投资2亿元打造仙林青梅果酒之后,2006年7月28日,四川博力集团开始筹划建立中国青梅酒联盟,其开发的唐蕃古道等多款青梅酒产品已同期正式上市,开始招商。

然而,在表面“产热”的背后,却是“销冷”。尽管不断有企业投身到果酒酿造当中来,但其市场前景并未与之同步扩大。或许正是因为果露酒产业的不景气, 行业 主管单位——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在2005年并未对果露酒作单独统计。而按照业内的估算值,果露酒一年的产量大约在20万吨,相当于2000年前葡萄酒 行业 年产量。不过,多数人士都表示:无论是规模化程度,品牌含金量,还是 行业 效益,两者都完全不在同一层面上。就在葡萄酒产业高歌猛进的时候,果酒业内近期却纷纷传出宁夏枸杞酒产业渐显颓势的言论,华南地区的部分亚热带果酒生产企业也处在痛苦的挣扎当中。

2、果酒品牌亟待形成

纵观我国果酒市场,在众多品种中依然有不少果酒品牌耀人眼目:张裕葡萄酒、王朝干红……他们做出了品牌,也做出了信誉。其中将企业和产品品牌做得最好的当推“宁夏红”和“杞浓”。但是,这种聚焦央视、大额度广告投放的方式,企业收获只局限于知名度,而没有在区域市场和终端销售上见到太多效果。

其实,我国有一定规模的果酒加工企业并不少,如灵宝嘉百利、吉林怡合、鹿泉酸枣、贵州红丹江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然而能创出有一定影响的名牌却不多,创果酒优质名牌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与此同时,果酒品牌宣传引导力度也不到位。据中国酿酒业协会果露酒专业协会统计,中国的果酒品种目前已有数十种,南有杨桃酒、荔枝酒、枇杷酒等,北有草莓酒、枣子酒、柿子酒等,而且荔枝酒、李子酒、苹果酒都曾获过国际大奖。但与生产品种日益增加的局面相反的是,在大城市主要卖场中,品牌果酒推广普遍乏力。

因此,果酒厂家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创出属于自己的名牌,通过一定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才能使果酒走向专业化,从而拥有广阔的市场。

3、饮料酒制造业将呈现较为强劲的发展趋势

由于国家决定将白酒从量消费税降低5个百分点,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白酒企业税负过重的压力,使大型骨干企业盈利能力略有增加,对于企业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市场优质白酒产品供应总量将有所促进。啤酒业品种将更加丰富,纯生啤酒、无醇啤酒、鲜酿啤酒、黑色啤酒、果蔬味啤酒等特色产品比重加大,罐装啤酒比例下降,普通啤酒的价格竞争依然激烈,平均吨酒利润增幅不大。

三、我国其他酒制造 行业 技术发展状况

1、白兰地的加工技术

葡萄酒(果酒)蒸馏所得的馏出物,称为白兰地,白兰地一般多用白葡萄酒为原料酒,一般都是发酵完毕的新酒,酒精度为7~8度,酸分低,浸出物少,易蒸馏。红葡萄酒残渣也可以用作原料。

1)原理——蒸馏

利用沸点的不同,将一种混合液体中的某种成分分离出来。葡萄酒的成分主要是酒精和水,水的沸点在常压下是1OO℃,酒精的沸点在常压下是78℃,蒸馏结果可以得到含酒精较多的液体。

蒸馏的目的是将全部酒精蒸出,同时含有少量沸点较低的醇和沸点较高的酸。但是其中沸点最低的乙醛和沸点最高的杂醇油(戊醇,乙二醇)等,因有臭味应除去。

2)一般工艺程序

(1)原料处理:葡萄含糖量不得低于12%,无严重腐烂病粒,除去破碎颗粒及杂物,加偏重亚硫酸钾,每50千克原料加2~8克。控制加硫量低于50×10~6~75×10~6。因硫引起醛类聚集,对白兰地质量有损害。

(2)发酵

1号白兰地:破碎后的果浆入池,自然发酵,倒池一次,室温保持在20~22℃,<32℃。发酵残糖在0.2%以下时,将果浆出池,进行蒸馏。

2号白兰地:池内所余汁液、皮、渣混合物约8%~30%,加入10%~19%的红糖水100升,进行再发酵,待发酵残糖为0.2%以下时,酒液与压榨液混合后蒸馏,所得酒为2号白兰地。

3号白兰地:二次发酵压榨后余下的皮渣送蒸皮机蒸馏而得。

3)陈化调配:新蒸馏出来的白兰地,品质粗糙,香味尚未成熟,须在橡木桶中存放,使其醇化。醇化的目的在于改善产品的色香味,由于陈化的过程缓慢,需要5年、10年,甚至20~30年的时间。

颜色:白兰地在陈化前是无色的,在木桶贮藏过程中,橡木中的单宁、色素等物质溶入其中,于是,白兰地颜色渐转为金黄色。氧化:酸、酯等含量增加。

蒸发:酒度降低,体积减少。

木材中半纤维素水解:还原糖增加。

木质素的醇解:生成芳香族醛类,如香草醛。

(2)加速陈化——人工老熟:橡木片用0.063~0.075mol碱液,在10~16℃温度下处理2天,再将此橡木片放入白兰地中,在20~25℃温度下贮存6~8个月,相当于3~5年自然陈化过程,橡木片浸出了类似香草醛的化合物及丁香醇和没食子酸。

白兰地至少要贮存4年以上,装瓶调配酒度为40~45,蔗糖0.5%,并加香精(苦杏仁油),然后经冷冻、静置、过滤等工序后装瓶。

2、黑米低醇饮料酒加工技术

1)生产工艺流程

黑米、大米→浸泡→蒸煮→冷却拌曲→糖化→发酵→分离→过滤→调配→包装→杀菌→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料的预处理:将黑米与大米按一定比例(大米占10%)常温下浸泡12h,流通蒸汽蒸煮30min,或69.6kPa高压蒸煮10-15min。蒸煮程度以手碾无生心为宜。

(2)冷却拌曲:蒸熟的原料摊冷至37℃以下,以0.2%添加量拌入浓缩甜酒曲,同时加入少量凉开水,充分搅拌均匀,而后将米饭搭窝,使之呈倒喇叭状,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曲中根霉的旺盛生长与糖化。

(3)固态培菌糖化:采用37℃的温度进行糖化,糖化时间为24h。一般在10h左右米粒表面出现白色菌丝,24h后饭窝中有糖液出现。

(4)酒母的制备:将已活化好的斜面啤酒酵母菌种勾一环传种于5mL麦芽汁试管中,25℃培养24h,再以2%接种量移入盛200mL12°BX麦芽汁的三角瓶中,25℃摇床振荡培养24h,使菌数达5×10000000个/ml,出芽率达20%-30%,即为酒母。麦芽汁灭菌条件为115℃、20min。

(5)发酵:在糖化醅中加入一定量的凉开水,加水量约为原料的250%,调整糖化醪的外观糖度为12°BX左右,同时加入2%-3%的酒母进行发酵。发酵的最佳温度为15℃,发酵的时间30h。

(6)分离、过滤与调配、杀菌大规模生产可利用离心分离机进行。分离液经硅藻土过滤,可得外观透明清亮的液体,再添加1%草莓粉与3%的白砂糖进行调配,分装250mL的玻璃瓶中进行63℃、30min或72℃、15min水浴巴氏杀菌,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生物稳定性。杀菌后迅速分段冷却,即为成品。

3)成品质量指标

(1)感官指标:产品色泽紫黑、透明澄清,无悬浮物及沉淀物,入口清爽,甜度适中,酸味柔和,饮后有淡淡醇香。

(2)理化指标:酒精度0.9%-1.0%,pH值4.0,总糖≤12%。

(3)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50cfu/mL,大肠菌群<3cfu/100mL,致病菌不得检出。

3、半甜苹果酒的生产技术

生产半甜苹果酒的 技术工艺 概括起来如下:

苹果→分选→洗涤→破碎→压榨→加二氧化硫、果胶酶→静置→分离→低温发酵→转池→补加二氧化硫→酒精→贮存→调配→皂土下胶→过滤→冷冻→过滤→无菌灌。

1)分选。苹果品质如何,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影响很大。适合于高档半甜苹果酒酿造的苹果品种应为脆性果实,绵苹果则不宜使用。中熟品种可以“新红星”为主,后期则以“富士”苹果为主。进厂的苹果要求充分自然成熟,做到有序进厂和加工,避免出现果品积压现象。对病虫果、霉烂果、末熟果应予以剔除,然后再经喷淋洗果机进行洗果并控干。

2)取汁。苹果中的水分大多被蛋白质、果胶及微量淀粉等亲水肢体所束缚,能由行分离的果汁很少,因此,对破碎的果肉(粒度0.3-0.4厘米)需采用加压的手段才能挤出果汁。但要注意的是,果核不能压破,否则会给果汁带进异杂味;同时,需控制出汁率为60%-70%,如出汁率过高,则酿成的半甜苹果酒口感粗糙,质量得不到保证。

3)添加二氧化硫、果胶酶。苹果汁进入发酵池中,需及时添加70-90毫克/升的

酒度(V/V,20℃)12±0.5;总糖(以葡萄糖计,克/升)40-50;总酸(以苹果酸计,克/升)4.5-5.5;挥发酸(以醋酸计,克/升)≤0.6;总二氧化硫(毫克/升)≤200;游离二氧化硫(毫克/升)≤30;于浸出物(克/升)≥15;铁(毫克/升)≤8。

第二节 我国其他酒制造 行业 存在问题及发展限制

一、存在问题及发展限制

1、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

果酒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酒,也不是红酒、黄酒、保健酒。由于刚刚诞生,国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生产、工艺标准,企业自己的标准更是五花八门,推出的各种产品概念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在品质保证的一些关键环节,如产品保质期、主要技术参数、主要工艺要求等,业内都还没有相对统一的说法,让经销商和消费者在选择、比较产品时已无法甄别好坏优劣。而一些果酒企业所打的“健康”牌的,也因此缺乏有力支撑,无法将饮用果酒的真正价值表述清楚,变成在广告中“打擦边球”、走“高压线”。
标准不明犹如市场上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这是对整个 行业 发展形成的极大隐患。即使在企业的一起推动下,出台标准也不是近期能完成的事,这必将对大资金进入、将 行业 蛋糕做大形成障碍。

2、市场定位模糊不清

中国人虽然是酒水消费大国,但真正有天天饮用习惯的人群却不多。中国人喝酒,特别看重喝酒理由、喝酒氛围和喝酒人群。在商务、公务这个酒类消费的最大市场,白酒尤其是高档白酒是最佳选择;在朋友、亲戚聚会场所,啤酒往往是家庭消费首选;在轻松浪漫的酒吧、情侣相约时刻,红酒是不二选择;而在家中,中老人往往是喝点保健酒,注重延年益寿,健体养生。

反思果酒,虽然有些品牌一直在提倡“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但简单直露的“健康”二字并不能有效划分人群,标定仅仅属于果酒的目标市场。没有强有力的购买理由,果酒就无法改变自己的“配角”地位,企业就难以真正做强做大。要清醒地看到,葡萄酒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教育,也还处于市场引导阶段。果酒如果没有好方法,其市场规模之路还十分漫长!

3、广告营销无法落地

在目前果酒市场上,将企业和产品知名度做得最好的当推“宁夏红”和“杞浓”,但是,两年多下来,我们发现这种聚焦央视、大额度广告投放的方式,企业收获的仍然只局限于知名度,而没有在区域市场和终端销售上见到太多效果。酒类营销的一大特点,就是渠道战、终端战,象安徽口子窖等企业发明的“盘子战术”就是这一局面逼迫的产物。但是在果酒市场上,由于尚未适应这一局面,企业仍然只满足于高空做局,这给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造成极大的销售压力。只“拉”不“推”的单一广告手法,是无法实现消费者在终端的指名购买的。

4、果酒品种单一市场断层

果酒市场与白酒市场一样,有着较为明显的淡旺季之分,销售旺季集中在中秋节至春节期间。目前果酒企业普遍产品单一,没有完成对市场的全面布局,往往是忙半年,闲半年,企业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果酒企业应该重视产品线的延伸,在果酒的淡季也就是饮料的销售旺季,推出自己的饮料系列作为重要补充,让经销商在淡季也能有所作为,而且通过持续运作奠定品牌影响力。

无论是果酒还是果酒饮料,都要考虑针对不对偏好的市场推出风格不同的包装,完成对细分市场的占领,而不能靠一款产品打天下。

5、价格偏高影响消费普及

以健康为特色的果酒,天生应该普及的是最广泛的大众市场,尤其是在目前整个 行业 的普及阶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占有率是企业不二的战略,但是目前的果酒价格仍然普遍偏高。由于酒精度数、口感差异,人们平均消费果酒的数量远远高于白酒,日常饮用时,一桌要一瓶白酒就差不多了,但如果喝果酒,则可能要4-5瓶。高档白酒如五粮液,一瓶价格也就在300元上下,而4-5瓶果酒的总价可能高达400-500元,这就可能导致在主流的公务、商务消费市场,果酒没有丝毫优势了。而在家庭市场,果酒单瓶100元左右的价格也非一般中老年人群所能接受的。

二、 行业 应对策略

1、提升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是迅速制造市场差异,获得消费者注意,赢得市场份额的亮点。也可以说是在酒类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缺多少个性,就缺多少优势。大众所熟悉的白酒品牌,如小糊涂仙酒“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酒鬼酒”的麻袋扎口瓶型包装,以及目前市场中的低酯、低甲醇、低杂醇油的净爽类白酒都是非常有个性的品牌;反之,我们看到利用苹果、山楂、枸杞等水果作原料开发的新风格、新口味的果酒反而极其缺乏个性化诉求的亮点,只有“健康”一张牌是根本不能让企业脱颖而出的。

2、塑造特色文化

文化因素决定了一个品牌是否能和众多的竞争对手进行有效区别,比如“金六福”凭借“福文化”打出的“中国福?金六福”旗帜就成功地将一个新生白酒品牌烘托出世。

酒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载体,好的文化理念常常能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从而超脱简单的产品利益层面。各种不同的果酒,其产地、原料、工艺、口感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烈的不可复制的特点,完全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突出内涵,增加产品的核心影响力,通过对传统果酒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创新性引导,使其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得到有效开发,造就一个果酒消费的新时代。

3、扩展产品经济规模

果酒价格之所以高企不下,主要原因就在于“大产业”和“小农业”之间的矛盾。企业无法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原料环节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营销中难以实现降价普及的主要瓶颈。企业必须建立或合作建立自己的水果种植基地,象“宁夏红”那样,建设具有上10000吨的果酒生产能力,才能在这个市场有所作为。寄希望于小农经济的做法,在现代营销上已完全不可为。

4、打造区域强势品牌

在目前市场影响力还没有全国性优势的时候,大多数果酒企业必须要打破常规掠夺市场的营销方式,由“跑马布点”的圈地经营方式转向阵地战,建立自己的保障中心,打造自己的根据地市场。面对白酒 行业 “茅、五、剑”等强大的竞争对手,果酒企业目前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角度,都很难与其抗衡,切出蛋糕。要目前条件下,必须要适当考虑企业现有资源的集中,通过抢占一个市场制高点,将自己营造成为在某一区域市场中的第一品牌,在完成资金良性循环的同时,培养队伍,建立网络,以空间换时间,稳步走向全国市场。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