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立即咨询

核医学影像设备(PET)产品概述及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核医学影像设备(PET)项目市场投资商业计划书 -节选)

发布时间:2019-12-09 09:02:36

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

1、定义

核医学影像设备通常分为探测单光子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分布的设备,如γ相机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探测发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分布的设备,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和带符合电路的SPECT(双探头或多探头)。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先进的核医学技术,它的分辨率高,用生理性核素示踪,是目前唯一的活体分子生物学显示技术,PET可以从生命本原——基因水平作出疾病的早期珍断。PET不仅可生产放射性核素,还可用于肿瘤学、神经病学和心病学的 研究 ,它可为病变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

2、PET原理

PET是目前国际上最尖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也是目前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人体功能显像的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是核医学最高水平的标志。PET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加速器生产的超短半衰期同位素,如18F、13N、15O、11C等作为示踪剂注入人体,参与体内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这些超短半衰期同位素是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利用它们发射的正电子与体内的负电子结合释放出一对伽玛光子,被探头的晶体所探测,经过计算机对原始数据重建处理,得到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活体断层图像,以显示人脑、心、全身其他器官及肿瘤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的功能及代谢情况。

3、PET优势

PET作为一种无创伤检查手段,可以从体外对人体内的代谢物或药物的变化进行定量、动态检测,被称为“活体生化成像”。

PET是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可显示生物物质相应活动的空间分布、数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它不同于CT、MRI所反映的组织密度信息为主的断层图像,是从人体分子学水平来检测和识别在疾病状态下先于组织器官结构变化而发生的代谢改变的一种现代影像技术,可以更早期、灵敏、准确、定量、客观地诊断和指导治疗多种疾病,给科研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难得的多种超前信息,有助于临床医生更科学、更全面、更合理地制订手术和治疗方案,显著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近几年医学影像学发展的热点。

第二节 行业 发展历程

1、国外核医学影像设备(PET)发展

继1973年PhelpsHoffman和TerPogossian研制成第一台原型PET扫描机后,1977年首台全身PET扫描机正式推出。1985年首次形成了PET扫描机的程序系统,发明并使用高等数学和物理学进行多重图像分解。

1986年首台自屏蔽、计算机控制负离子回旋加速器出品。我国从1983年开始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制PET技术,1986年成功制成实验样机,1990年6月广东威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高能物理 研究 所共同研制第一台符合临床要求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于1992年10月交付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临床使用。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PET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应用的不断成熟,加之双探头SPECT符合探测(coincidencedetection)正电子显像的成功应用,使核医学影像技术产生了一个飞跃,大大提高了核医学影像学在整个医学影像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PET在1992年度被美国评为十大医学及生理学高科技项目,在临床应用上已成为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的最优手段。以FDG(fluorodeoxyglucose)为示踪剂的PET影像已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使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据UCLA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以每百万人为基数,对肿瘤病人分期诊断,通过PET明确诊断比没有通过PET明确诊断,每个病人平均节约费用近2/3。这也许就是美、欧不少著名大学和医疗中心已有两台以上PET而继续引进的原因。

PET在对脑部疾病的诊断方面,更显示了其独到的本领。脑外科的一些手术,如癫病、脑肿瘤在手术之前,先要做癫痫病灶的定位、脑部肿瘤恶性程度的手术分级等。这些工作让CT等设备来做是困难的,但是应用PET进行检查,却可以容易地获得正确的结果。

PET检查还可以对某些组织或病变的代谢变化进行定量 分析 。然而,PET的功能和作用远不止这些,它还能够将人类视、听等功能活动在大脑皮质上定位;能从体外显示药物在人体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效果;能无创伤地 研究 人体基因的表达状况。这些功能无疑将使PET在许多新兴的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之间架起了最好的桥梁。此外,预计在中药作用原理、经络探讨等方面,PET也将显示其独特的优势。

90年代后期,随着图像融合技术(imagefusiontechnology,IFT)的发展,使影像学又产生了一次飞跃。一种全新的影像学(解剖—功能影像学)形成了,其代表性设备为PET/CT。1998年,第一台专用PET/CT的原型机安装在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ofPittsburg)医学中心。这台原型机是与CTIPETSystems(CPS)合作研制的,并获美国国立肿瘤 研究 所(NCI)资助。PET/CT从根本上解决了核医学图像解剖结构不清楚的缺陷,同时又采取X线CT图像对核医学图像进行全能量衰减校正,使核医学图像真正达到定量的目的,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PET与CT的结合还有另一方面的价值,即可以大大缩短PET的检查时间,从而提高仪器和正电子药物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方便了病人。临床实践证明,核医学影像和X线CT相结合将是整个核医学影像设备发展的方向,21世纪已迈入分子核医学新纪元,这种新颖的成像设备将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影像设备。

PET/CT的出现正赶上一个非常好的时期。从1998年以来,美国开始将PET检查逐项列入医疗保险。至2003年10月,肺癌等8种肿瘤、冠心病(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以及难治性癫痫均已纳入报销范围。这大大促进PET技术走向临床,同时也刺激PET/CT技术的迅速发展。PET/CT技术的迅速发展既使得核医学领域充满活力,也引起放射医学界的极大兴趣。因此,PET/CT在短短数年内迅速发展,并不断更新。虽然PET/CT在2000年底才正式商品化,但到2003年,其销售份额已占整个PET的65%,2004年这一数值很可能增长到95%。在美、欧等西方国家,随着越来越多的PET检查项目被列入可报销范围,PET/CT的应用范围和普及程度都会相应增加。

2、国内核医学影像设备(PET)发展

我国最早的核医学影像设备是直线型扫描机,20世纪6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后国内很快就开始生产并用于临床。扫描机是小直径碘化钠晶体、单个光电倍增管和准直器组成的小口径探头作S形机械扫描,把扫描区域中测得的各点放射性计数以疏密浓淡(黑白)或色彩的变化显示出影像。它的出现使核医学步入了医学影像领域,拓宽了核医学临床诊断的应用范围,确立了它在医学领域的地位。70年代中我国陆续引进了多台图像分辨率、均匀性和灵敏度都远优于扫描机的伽玛(γ)相机。由于g相机采用大直径闪烁晶体和多个光电倍增管组成的探头采集图像,扩大了实时采集范围,大大提高了成像性能。早期的γ相机均为单探头、小视野的平面型相机,要获取断层图像必须依靠斜孔准直器和检查床作相对圆周运动以采集4~8层不同深度的图像,这样的图像质量很差,是核医学断层的雏形。这时期我国医学物理学家开始研制开发国产γ相机,1997年第一台国产γ相机投入临床使用。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第一批单光子发射断层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它们的投入临床使用标志着我国核医学影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90年代后,各种新型的SPECT相继在全国各地医院投入使用,大视野、薄晶体和双探头、三探头等国际先进的SPECT系统受到临床的欢迎。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仪(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和具有符合探测功能的SPECT在我国投入临床使用,我国核医学跨上了21世纪分子核医学的新里程。

第三节 上游产业发展状况 分析

上游产业——电子信息

1、发展现状

我国信息产业近年来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多项电子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通信业网络规模和综合业务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软件业快速成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全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境内生产的显示器、手机、彩电、激光视盘机、笔记本电脑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50%、31%、43%、80%和40%,程控交换机、电话机、光盘驱动器、打印机等产品也名列世界前茅。

2、进出口状况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口贸易经历了三次增长高峰:1991—1995年,进口额从58.2亿美元增长到161.6亿美元,年均增长25.7%;1996--2000年,从179.8亿美元增长到539.3亿美元,年均增长27.3%;加入WTO后的几年间(2001—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口增速进一步加快,进口额从539.3亿美元增长到2205.6亿美元,进口规模接近翻两番,年均增长率达到32.5%,占全国商品进口的比重从24%提升到33.4%。“十五”以来,随着我国加入册,电子信息产业进入最快发展时期,电子信息产品进口进入新一轮增长高峰,年均增速达到32.5%,不仅高于同期全国商品进口平均增速(24%),更远远高于世界电子信息产品贸易年平均增速(10%),显示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的超高速增长态势。

200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累计进出口总额达804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增速比去年同期低9.8个百分点,与全国增速相同。其中累计出口额为45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6.3%,增速比去年同期低9.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0.6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7.7%,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38.4%,拉动全国出口增长25.7个百分点中的9.9个百分点。累计进口总额为3451.8亿美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0.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外贸进口增速0.8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口额的36.1%,对全国外贸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35%,拉动全国进口增长20.8个百分点中的7.3个百分点。从出口企业性质 分析 ,外商独资企业出口3093.1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占全部出口额的67.3%。

3、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呈现一些新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正成为世界IT产品的制造基地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信息产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组;我国即将加入WTO,将在更为广泛、更深层次上对外开放。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及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将会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使已开始形成的一定规模的以计算机、移动通信产品、网络产品和元器件为主体的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发展。中国完全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发展成为世界IT产品重要生产基地。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的是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有些领域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近10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平均每年获得2000多项科研成果,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可喜的是企业的专利开始增加。随着我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以及一批重点工程 研究 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建成,未来整个产业的科技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

3)通信和网络产品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信产品的发展趋势正由单机应用转向系统解决方案、由单一的产品提供商转向软件与服务提供商,帮助运营商提供新的增值服务业务。这要求我国通信制造企业不断提升系统解决能力和服务能力。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高速发展,将带动我国通信和网络产品开发、生产的快速发展,形成电子信息产业新的骨干产业体系。

4)传统家电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特别是随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电网技术、业务融合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将会使信息家电及各类数字化产品大规模进入千家万户。

5)系统集成及服务、各类应用软件、数据库、嵌入式芯片将大大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服务类企业会大量涌现,产业规模将快速扩大。一批有经济实力、人才实力和管理优势的新型IT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日益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第四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下游产业——医药 行业

1、医药 行业 概述

医药 行业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 行业 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7年,医药 行业 迎来了恢复性增长。全 行业 收入和利润出现较大幅度增长。2007年,医药 行业 实现利润总额达109.95亿元,较2006年增长达62.98%,创造了近7年来的最大增幅,但是利润结构有喜有忧:2007年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由2006年的91.3%下降至65%,投资收益占比则上升至24.83%;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占净利的比重则由62.6%提高到82.91%,利润质量明显提升。2008年医药 行业 在2007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年利润增长达到30.2%。

2、进出口状况

2007年中国医药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其中,出口金额34.33亿美元,进口金额23.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4.1%和19.2%。整个医药 行业 商品的进出口总额与增幅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08年1-10月,我国医药医药出口总额为268亿美元,同比增长35.2%,其中西药与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额增长均在30%以上。具体产品方面,西药原料药出口额达150.7亿美元,同比增长36.95%;西成药出口额9.25亿美元,同比增长47.98%;生化药出口额7.18亿美元,同比增长41.38%;医疗器械出口额90.25亿美元,同比增长33.37%;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1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份我国医药医药出口并未出现大幅下滑的局面,单月出口额达26.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88%,除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外,其他商品出口额同比均呈现增长态势,西药原料、诊疗设备和医院敷料等大宗商品出口额涨幅都超过30%。

就主要贸易伙伴而言,据海关统计,亚洲、欧洲和北美仍是我国医药医药进出口贸易的前三大贸易伙伴。1-10月,我国对亚洲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48.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3%,其中出口额为10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5%,占全部出口额的38.83%。我国对欧洲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42.1亿美元,同比涨幅达38.22%,其中出口额为7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8.08%,占全部出口额的28.83%;我国对欧出口前三个国家分别是德国、荷兰、法国。我国对北美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为80.9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1.88%,出口额为54.5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6.98%,占全部出口额的20.34%;其中对美国出口51.51亿美元,占北美地区总出口额的95.5%。

3、需求情况

医药 行业 的旺盛需求将维持 行业 景气高位运行,医改将为 行业 发展提供推力,在众多有利因素影响下,预计2009年和2010年医药 行业 利润将保持25%-35%的增长速度。维持医药 行业 “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和很多 行业 一样,2009年医药 行业 将有相当一部分利润将被高企的成本所吞噬, 行业 利润增速将相比07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行业 分化也将较为明显。

医药 行业 2009年在“医改”推动、需求量上升的情况下,仍将延续2008年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2009年 行业 利润将保持25%-35%的增长速度。

4、发展趋势

1)药品需求多样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和保健食品购用量越来越大。有资金支持的购销者对高档药品、新药有特殊偏爱,而中、低层次的购销者仍占据大部分药品市场份额。在资金的投向上,购销者在产、供、销、研、用的方面有不同投入比重,构成了新的购销格局。如全国最近两年医药大类销售就呈现以下变化:老年人、妇女、小儿用药量有所上升,成年人用药量有所下降;新品种需求量上升,老品种需求量下降;保健药品、名特优成药用量上升,一般药材、成药用量下降;合资药用量上升,进口药用量下降。

2)药品价格渐趋合理

前几年,我国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比较严重,但今后几年这种现象将会基本扭转。受国家对药品价格调控力度加大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药品价格近年来持续走低。药品属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也会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对 行业 而言销售量增长是否能抵消价格下降造成的销售收入减少将直接影响医药 行业 的经济效益。从短期效应来看,价格下降的效应超过了需求增长的效应,确实对医药企业业绩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有些企业生产难以为继,有些企业不得不申请计委重新定价。国家计委正在就医药价格问题咨询各方意见,不排除出台新政策的可能,而新的政策必然会充分考虑上几次降价的负面效应,最终使药品价格更趋合理,在老百姓受益的同时,医药企业利益也能得到保障。

3)医药市场结构多元化

国内药品市场在国有医药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各类型的集体经济、股份经济以及"三资"和"合作"经济都在共同发展。这种多元化的医药经济结构,对活跃医药市场大有好处。医药市场的构成多层次化,包括以招标为特征的开放性市场、以医药合同为基础的半开放性市场、以国家计划为基础的封闭性市场和以自由购销为特征的零售市场,都是以药品市场为导向,充分体现供求关系、价值规律。

4)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医药市场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竞争市场已勿庸质疑。国内企业将面对大型跨国企业而不仅仅是国内其它企业的挑战,如果不进行改革并加速国际化进程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就现阶段医药市场而言,竞争还刚刚开始,因为外资准入仍有诸多限制,国外商品进入还有关税壁垒。现阶段外商投资中国市场只能以合资、合作方式进行,并有投资比例限制,而国外同类药品进入中国市场也因关税高导致价格偏高而丧失一定竞争力。几年后,上述情况将会改变。庞大的中国医药市场将吸引外国大公司巨资的不断投入,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的原料药及制剂生产基地,药品进出口贸易将急剧增长,药品价格悬殊的现象将荡然无存,医药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化。

总之,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老龄化和农村医药市场的逐步扩大,我国对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药物的需求将持续扩大。从整体上看,医药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情况良好,未来发展前景也很看好。但竞争力不强是我国医药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变得更加紧迫。企业必须重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正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面 分析 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结合实际,正确把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选准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适应市场变化。这也是企业经营者工作中助重中之重。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联系人:

职务:

电话:

邮箱:

您的需求:

提 交
中经咨询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报告编制
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立项申请报告
稳评报告
能评报告
项目方案
IPO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报告
企业融资报告
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
产业规划
文化旅游
十四五规划
园区规划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康养产业
景观设计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
项目立项评估
项目结题评价
知识产权评估
成果价值评估
人才团队评价
扶持资金申请
农业资金申请
发改委资金申请
工信资金申请
科技资金申请
网站地图
专项调研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研
企业调研
商业计划书(案例)
商业计划书(模板)
客服微信
温馨提示
提交成功,谢谢!
提交失败
联系人不能小于两个汉字!
提交失败
手机号格式错误!
提交失败
需求内容不能少于10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