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宏观脉络 洞悉行业趋势
GRASP THE MACRO CONTEXT INSIGHT INTO INDUSTRY TRENDS
热泵中央空调产品概述及行业环境分析(热泵中央空调项目市场投资商业计划书 -节选)
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分类
一、产品定义
中央空调是由一台主机通过风道过风或冷热水管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来控制不同的房间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目的的空调。热泵中央空调采用的热泵技术,是近代科学发明的一种节能技术。向热泵机组输入一定电能驱动压缩机作功,使机组中的工质反复发生蒸发吸热和冷凝放热的物理相变过程,就能实现空间上的热量交换和传递转移。
热泵中央空调具有环保、节能、节水、节资、可靠等优点。
二、产品分类
热泵产品分类:
1、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又称地源中央空调,是利用地球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分为水源热泵和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两种形式。
1)水源热泵
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或者是人工再生水源(工业废水、地热尾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2)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空调
这种空调系统是把热交换器埋于地下,通过水在由高强度塑料管组成的封闭环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土壤进行冷热交换的目的。
2、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之一,该产品以制冷剂为媒介,制冷剂在风机盘管(或太阳能板)中吸收空气中(或阳光)中的能量,再经压缩机压缩制热后,通过换热装置将热量传递给水,来制取热水,热水通过水循环系统送入用户散热器进行采暖或直接用于热水供应。
3、太阳能热泵
太阳能热泵一般是指利用太阳能作为蒸发器热源的热泵系统,区别于以太阳能光电或热能发电驱动的热泵机组。它把热泵技术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可同时提高太阳能集热器效率和热泵系统性能。
第二节 热泵中央空调 行业 发展历程
地源热泵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12年瑞士的一份专利文献中。20世纪5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了 研究 地源热泵的第一次高潮。直到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日益恶化的环境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节能、高效益用能和环境保护上时,使地源热泵的 研究 进入了又一次高潮,最近二十多年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应用技术。
中国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在上海、天津等地尝试夏取冬灌的方式抽取地下水制冷,天津大学热能 研究 所吕灿仁教授就开展了我国热泵的最早 研究 ,1965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水冷式热泵空调机。
我国地源热泵技术的引进是从两个途径进行的。
第一个是以中美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的形式开展的。1997年11月8日,原国家科委与美国能源部在北京签署了中美两国《关于地热能源生产与应用的合作协议书》,决定在我国开始推广美国土-气(水)型地源热泵技术。1998年11月4日,“中美两国《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利用领域合作议定书》工作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美国举行,会议通过了《中美两国政府合作推广美国地源热泵技术工作计划书》,中美两国政府地源热泵合作项目正式启动。时至今日,在该项目的推动下己经在全国各地完成了数百个地源热泵示范项目。
第二个是以国内一些制冷设备制造厂家仿制欧洲水-水型地源热泵机组的形式开展的。1997年前后,国内某些制造厂开始仿造欧洲厂商的地源热泵机组,并通过其销售渠道在我国北方地区销售。为了销售这种新型机组,他们为用户提供部分或全部的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由于地源热泵机组制造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全国各地的厂家迅速开始效仿制造,到目前为止,制造地源热泵机组的厂家已达上百家。
我国地源热泵从技术引进到大规模推广,发展了10余年的时间。伴随着仿制欧洲水-水型地源热泵机组厂商的迅速增加,2001年我国地源热泵 行业 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全国出现了近百家地源热泵制造企业。但由于欧系开式地源热泵系统受地下水资源状况和政府管理政策的限制,在许多地方推广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如上海就严禁回灌地下水。
2005年,我国出现了能源短缺,能源价格猛涨的情况,国家开始加大节能管理的力度,相继出台了数项鼓励节能产品和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一些地方政府还出台了直接扶持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的政策。在此推动下,又有大批新的企业进入地源热泵市场,形成了中国地源热泵 行业 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并持续至今。这次高潮的特点是进入者以系统集成商为主,在推广过程中更注重系统应用技术而非设备制造技术。同时,由于奥运场馆地源热泵应用的示范作用,以及房地产市场对节能技术需求的增加,对地源热泵产业的发展起源热泵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行业 发展机遇。
第三节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 分析
一、2009年1-9月经济运行 分析
初步测算,2009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47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0亿元,增长8.8%。
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粮食有望获得好收成。全国夏粮产量连续六年增产,早稻产量达到3327万吨,比上年增加167万吨,增长5.3%,全年粮食有望获得好收成。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280万吨,增长5.6%。其中,猪肉产量3495万吨,增长6.3%。生猪出栏4.63亿头,增长6.4%;生猪存栏4.68亿头,增长2.2%。
2、工业生产增长逐季加快,工业企业利润降幅减缓。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1%,集体企业增长7.9%,股份制企业增长1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8.7%,轻工业增长8.7%。分 行业 看,39个大类 行业 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7.5%,中部地区增长8.7%,西部地区增长13.8%。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前三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43%。
2009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747亿元,同比下降10.6%,比1-5月份降幅缩小12.2个百分点。在39个大类 行业 中,36个 行业 利润增长或降幅缩小。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057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3177亿元,增长33.3%,加快5.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1880亿元,增长33.6%,加快10.3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4.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8.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8.1%,中部地区增长38.3%,西部地区增长38.9%。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包括电力)增长52.6%,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87.5%,道路运输业增长50.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72.9%。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25050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7.8个百分点。
4、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县及县以下增长快于城市。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676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1013亿元,增长14.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663亿元,增长16.0%。分 行业 看,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7.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除通讯器材类外,其他20类商品零售额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家具类增长32.3%,汽车类增长24.5%。
5、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环比由降转升,同比降幅收窄。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其中,城市下降1.3%,农村下降0.7%。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三涨五落:烟酒及用品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0%;食品下降0.1%,衣着下降2.3%,交通和通信下降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居住下降4.4%。居民消费价格环比7月份由下降转为持平,8、9月份分别上涨0.5%和0.4%。前三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5%,截至9月份环比连续六个月上涨,其中9月份环比上涨0.6%。前三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9.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1%。
6、对外贸易继续下降,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5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一季度下降24.9%,二季度下降22.1%,三季度下降16.5%,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出口8466亿美元,下降21.3%;进口7112亿美元,下降20.4%;顺差1355亿美元,同比减少455亿美元。
7、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421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3元,同比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0.2%,转移性收入增长15.7%,经营净收入增长5.0%,财产性收入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9%,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4.0%,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10.5%,财产性收入增长11.7%,转移性收入增长26.4%。
8、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贷款继续增加。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8.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比上年末加快1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0.2万亿元,增长29.5%,加快20.5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36788亿元,增长16.0%,加快3.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9.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8.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
二、2009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宏观经济政策在第四季度将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尽管不排除进行局部的微调,但政策主基调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政策目标将从上半年单纯突出“保增长”转向下半年“保增长与调结构并重”,四季度还可能通过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增强经济活力。
短期刺激需求的扩张政策不会在四季度退出。货币政策将真正回归“适度宽松”的轨道,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将保持稳定,均不会被上调。信贷在经历上半年的“井喷”之后,下半年将保持平稳,按全年10万亿预计,月均4400亿元,四季度会略高于三季度。流动性仍然充裕,预计年末M2增速在22%左右。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贯穿全年,财政支出预计在四季度尤其是年末会集中释放。为配合下达的三批中央投资项目,财政支出在上半年安排较多,随着2000亿地方政府债券在三季度代发完毕,财政支出预计在四季度尤其是年末会集中释放。税收政策方面,除继续实施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之外,资源税改革有望在四季度出台。
在“调结构”方面,除抑制部分 行业 产能过剩外,还可能有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推进包括水、煤、电、燃气等资源和公用事业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二是出台刺激民间投资的政策,扩大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范围,推进民营资本的投资自由化,三是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实现“有就业的增长”。
前瞻地看,要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在“保增长、调结构”的同时,还有必要实行深层次的改革,以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就今年四季度来看,结合扩内需(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保民生,有关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可能会出台。预计,关注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可能会在初次分配环节提高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二是在再分配领域会强调国企分红、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第四节 行业 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一、 行业 相关政策
1、土地政策
我国一直重视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工作。1988年实施的《水法》第二十五条、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开采地下水必须在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实行统一 规划 ,加强监督管理。在地下水已经超采的地区,应当严格控制开采,并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地面沉降。2002年的新《水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在地下水超采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或者限制开采区。在沿海地区开采地下水,应当经过科学论证,并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
为了切实进行地下水的管理,我国还于1993年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建设部于1993年发布《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一些地方立法机构根据当地的地下水资源状况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2、节能政策
2007年8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每节能1吨标准煤中央财政奖励200-250元。《办法》规定对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强化节能减排考核审计制度的同时,国家又制定了从税收、信贷到资金补贴等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激励政策,鼓励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源热泵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国家还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产业指导目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 规划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等法规、 规划 ,鼓励、扶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求从根本上缓解我国严重的能源形势,解决我国能源紧缺问题。
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新的节约能源法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及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二、热泵空调的相关法规、标准
DB37/T1214-2009地表水水源热泵工程应用技术规程;
DB37/T1215-2009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GB21454-2008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T19409-2003水源热泵机组;
GB/T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JB/T7227-1994复合热源热泵型螺杆式冷水机组。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您的需求
YOUR REQUIREMENTS
咨询热线:
400-8790-365 400-8099-707
服务邮箱:vip@jihuashu.org.cn
单位官网: http://www.jihuashu.org.cn
地址(北京):北京朝阳区光华路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15层
地址(上海):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599号1栋5层
ICP 备案:沪ICP备18002139号-5
主营业务
- 报告编制
- 可行性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项目建议书
- 立项申请报告
- 稳评报告
- 能评报告
- 项目方案
- IPO募投可研
- 项目申请报告
- 企业融资报告
- 规划设计
- 乡村振兴规划
- 特色小镇规划
- 产业规划
- 文化旅游
- 十四五规划
- 园区规划
- 田园综合体
- 乡村旅游
- 康养产业
- 景观设计
- 科技成果评价
- 科技成果评价
- 项目立项评估
- 项目结题评价
- 知识产权评估
- 成果价值评估
- 人才团队评价
- 扶持资金申请
- 农业资金申请
- 发改委资金申请
- 工信资金申请
- 科技资金申请
- 网站地图